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》在“夏枯草”条下云:“此以物禀之气候为治,又一义也。凡物皆生于春,长于夏,惟此草至夏而枯。盖其性禀纯阴,得少阳之气勃然兴发,一交盛阳,阴气将尽,即成熟枯槁。故凡盛阳留结之病,用此为治,亦即枯灭,此天地感应之妙理也。凡药之以时候荣枯为治者,俱可类推。”“以物禀之气候为治”,即禀药物生长过程中受春温、夏热、秋凉、冬寒气候的影响而具有的一种性质而为用。对此,李时珍释“冬霜”名义时指出:“阴盛则露凝为霜,霜能杀物而露能滋物,性随时异也。”
中药文化
2020年11月26日
0 点赞
0 评论
591 浏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