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,随着一阵阵干燥热浪的袭来,人们出汗多,容易引发头晕脑胀、失眠心悸、食欲不振和乏力等症状,需要及时补充水分。茶文化在中国由来已久,如果能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选用三四味中药沏茶调理,对于改善体质、防病治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。这里根据临床常见症状,将人群分为四类体质,对证开出四种中药泡茶,建议经常饮用。
1、阴虚火旺型:建议养阴清热
推荐药茶:寸冬15克、生栀子10克、沙参10克。
阴虚火旺体质的人表现为舌红少苔、口鼻干燥、手足心热、烦热头晕、心慌失眠,这类人在干热少雨的夏季症状容易加重。一般来说,睡眠不好的人不宜喝茶,如特别喜欢喝茶,可在茶叶中加苦丁茶。
2、肝阳上亢型:建议平肝潜阳
推荐药茶:杭菊花10克、天麻3克、钩藤10克。
这类人群常出现头晕耳鸣、烦躁易怒、血压升高、面时潮红、失眠多梦、口苦口干症状,持续高温天气可加重症状。一般人习惯在泡茶时加点枸杞,对于阴虚火旺和肝阳上亢者来说,冬春秋三季都可以用些,但是夏季不宜久服。
3、痰湿热盛型:建议祛痰化湿
推荐药茶:茵陈10克、天竺黄12克、厚朴10克。
这类体质的人表现为舌苔厚腻、头晕胸闷、食欲不振,常在高温阴雨连绵的气候中症状加重。祛痰湿药大多可降低血黏度,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。使用时可于沙锅内加水1500ml稍加煎煮,取汁弃渣,将汁倒入杯内,加适量冰糖分次服用。
4、气虚血郁型:建议补气化郁
推荐药茶:当归15克、黄芪15克、麦冬15克。
这类人群的症状为少气无力、食欲不振,同时舌体胖大有齿印、舌质暗淡。当出汗过多、津液丧失时,会导致血黏度升高,症状加重。头晕重者加葛根,此药可选择性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,可长期服用。心前区疼痛、舌质紫暗者加赤芍,不仅可凉血化郁,还有清热解毒作用。
在古代,茶与药是分不开的。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,“神农尝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茶而解之”。最初的饮茶法,也是把茶叶放到釜中煎煮。饮用时根据个人体质,选择对证的茶疗方饮用,方可奏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