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上,晋商曾涌现出许多杰出人才,他们不仅有重商立业的人生观、诚信义利的价值观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,而且还有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。
山西祁县渠氏是著名的晋商望族,原籍在今长治市长子县。始祖曾带着两个儿子,由上党担挑潞麻、梨到祁县出售,再从祁县贩回红枣、土布等来卖,并以此为生。元末明初,他们定居到祁县城内。第九代渠士重在祁县城内开设铺面;清乾隆早期,第十四代渠同海开始“走西口”,在包头经营菜园、粮油、茶叶,并兼做钱庄生意;清乾隆、嘉庆年间,第十五代渠映潢增开了两个大茶庄;道光年间,第十六代渠长瀛开始在长江流域贩运食盐;从咸丰十年渠家开始经营票号,著名的票号有“百川通”“三晋源”“长顺川”等。“百川通”票号在全国商界享有很高声誉,多次承揽清廷官家大笔汇兑。
渠本翘是渠氏家族的代表人物,他不仅是山西政界、商界名流,还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和山西民族工业的先驱者。1898年,腐朽的清王朝将山西盂县、平定、潞安、泽州、平阳等处煤铁开采权出卖给英国福公司,期限60年。消息传出,舆论大哗,爱国保矿运动迅速兴起。1907年,在京的山西籍官员联合各票号举行会议,成立“山西保晋矿务公司”,渠本翘被推举为首任总经理。他亲自出面向各票号借款,按期交付了赎款,同时积极招收股本,从事生产准备,建成了山西最大的近代采矿企业。
1902年,山西省商务局官办的晋升火柴公司经营不佳,赔累严重。渠本翘以5000两白银把这个公司盘过来,又联合祁县人乔雨亭,将公司改组为双福火柴公司(即平遥火柴厂的前身)。这是山西省第一家民族资本工业,渠本翘成为山西最早的民族工业资本家。
渠氏家族中另一位优秀代表人物是渠仁甫。他经营渠氏商业40年,始终坚持诚信、仁义这个最基本的商业道德。他开办的商号,多带一个“诚”字,如湖南“诚记”茶号、“晋裕诚”布庄、“书业诚”古籍字画店等。
渠家有一块民国十一年七月“大总统”黎元洪题给渠仁甫的牌匾上写着“敬教劝学”四个大字。原来渠仁甫青年时,正值甲午战争后,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,民族危亡迫在眉睫。于是他产生了强烈的教育救国、兴学育人的念头。1919年,他独资创办了祁县私立竞新小学校,办学18年,共计投资银元8万元,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,受到广泛赞誉。
“他非常节俭,从来是棉布衣服,不穿绸缎、皮袄。他也很开明进步,不让女儿缠脚。”最让人感动和钦佩的是他敢于担当,爱国爱乡。
新中国成立初期,渠仁甫虽年逾古稀,仍积极参与新中国建设。1951年被邀参加山西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。1954年到1955年间,他将千余部珍贵书籍捐赠给祁县文化馆和山西省文史馆(现转交山西省档案馆)。1956年他正式成为第一届山西省政协委员。渠仁甫还积极拥护“一化三改”政策,带头将所有企业全部公私合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