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航

晋茶

首页> 文化三晋> 晋茶>

“走进厚民晋茶·品味绿茶文化”系列报道一
发布时间: 2020年07月07日 10:11:46     发布者:    浏览:2105次

茶之梦:始圆霍州七里峪。

倘若能让南茶栽培突破黄河入晋,让山西的乃至更多的人喝到娘子关内新鲜细嫩的绿芽,那该是一个足以改写山西茶史的绿色神话,一场刷新中国茶史的绿色革命。有人在苦苦思索这个问题,有人决心离经叛道突破这种定论,有人似乎天不怕地不怕要奔赴于它……

山西到底适不适合种茶?这个问题现在来回答,显得极其容易。但在10余年前,谁也没有答案。

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2000年早春三月。新世纪,新千年,来自山东青岛的陈厚珉,在霍州七里峪搞旅游开发时,就已经开始触摸“南茶入晋”这根禁忌线了。陈厚珉坚信:山西无茶则已,有茶便是珍品。这是一个遭遇人间冷言嘲笑的心路历程,然而又是让世人惊讶感慨的奋斗历程。“唉,都快60岁的人了,还折腾个啥啊,养养神吧。”这是好心人的劝告。

当记者问陈先生为何会在山西移栽茶叶?他介绍说,我的老家就在北方著名的茶基地青岛的崂山,对种植茶叶非常熟悉。当我来到山西搞旅游开发时,发现霍州七里峪的小气候非常适合种茶叶,相信在此可以种出好茶。然后他又笑着说:“我这辈子,做梦也想不到年过半百竟然跟茶树较上劲了。”

飞瀑之所以能飞流直下,除了它有积累之外,就是因为它选准了一个突破口;滴水之所以能穿石,除了它能锲而不舍之外,就是因为它有一个明确的目标;种子之所以能茁壮成长,除了它有春雨的滋润,就是因为它有坚定的信心……

2002年,陈厚珉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试种。但一冬过后,茶苗全部冻死;2003年,不服输的他继续试种,但无情的严冬再次让他全军覆没;2004年,在专家的指导下,他将种茶的防寒措施和选择抗寒茶种一起上,终于有8%的茶苗熬过了寒冬;2005年初春,阳光灿烂,七里峪的30亩茶苗全部安然过冬,迎来了春色满园。从这一刻起,陈厚珉的名字被世人瞩目:山西成功种茶第一人!对于此小打小闹,他并不满足,又在临汾安泽、洪洞、古县、隰县等许多地方推广试种,宛若星星之火,渐成燎原之势……

他从古代的《茶经》延伸向现代《茶叶大典》和茶叶生物化学等著作,他涉猎了农业大学茶学系的全部教科书和相辅资料;同时,他对北方的气候、环境、土壤等相关资料加以深刻研究。他知道了只要生长映山红的山上,必然是酸性土壤或微酸性土壤,明白了只要找到酸性土、中性水、光照适宜,把温度控制在零下8摄氏度到38摄氏度就能种成茶树。他像侍弄月子里的孩子一样照顾着这些娇嫩的小茶苗,心随着茶苗的长势忽喜忽悲。

天道酬勤,经过三年的弛而不息、坚持不懈,奇迹终于出现了。一时间,“南茶入晋”成功消息在全国诸媒体铺开,更有众多茶客慕名前往七里峪品茗。由于初搞试验,产量少,没有喝到厚民晋茶的人只好提前向陈厚珉“挂单”,订好来年有约。当有人提议以其他知名品牌茶叶的名义全部收购晋茶时,他婉言谢绝了:“晋茶种植成功,无论在科研上,还是在社会和经济效益上,都具有非凡的意义。它应当属于山西。这一点是做人做事的底线和良心。”

晋茶的诞生,香蕴着晋善晋美的魅力传奇,慰藉了当年晋商“茶通天下、德通天下”的宏伟夙愿,丰满了山西人重情重义、敢闯敢为的性格禀赋,将“人说山西好风光,地肥水美五谷香”的故事传唱得更远。

清乾隆二十年春,福建武夷山脚下一个叫下梅的村子,来了几个操着山西口音的客商。他们向当地人提出一个请求,要购买下梅村附近所有的荒山。当地人莫名其妙,便随口开了一个高得离谱的天价,本以为对方会知难而退。谁料想这些山西人竟然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,并且当即从身上掏出了早已准备好的银票签字画押。几年之后,这些晋商以下梅村作为起点,终于艰难地开辟了一条伟大的茶叶贸易之路。那时的晋商或许想不到,若干年后山西可以自己种茶,茶叶生意可以做得更容易了。

《说文》与《易经》云:“晋者,进也。日出,万物进。”山西与茶结缘,并非一种意识的偶然,而是一种科学的必然,亦是一种观念的决然,更是一种责任的使然。

有人说,陈厚珉是山东人,并非山西人。古人云:“在世谁非客?还家即是乡。”也就是说,人在世间,谁不是客人,走到哪里,哪里就是家的方向……

也正因如此,陈厚珉做着晋茶梦,甚至劝说女儿陈晓圆放弃自己的事业,与他一道为山西的茶而忙!正应了一句老话:献了青春献儿女……


本文内容由山西药茶网整理发布

上一篇: 走进厚民晋茶·品味绿茶文化
下一篇: “走进厚民晋茶·品味绿茶文化”系列报道之二
文化三晋
晋药
晋茶
晋商
药茶标准
药茶研究
药茶基地
药茶溯源
质量标准
山西药茶
中药文化
饮茶文化
药茶功效
药茶联盟
服务中心
品牌授权
联盟概况
联盟章程
新闻资讯
联盟动态
山西长治振东科技园
联系电话:0355-8096028
传真:0355-8096029
bgs@zdjt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