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骨的传说故事 清末光绪年间,有一位叫懿荣的人,是一位金石学家,爱好考古,当时任国子监祭酒(相当于国立大学校长之职)。一天,因病所服的汤剂中有龙骨且剖有花纹,他认为是古代人剖的,他便把药店所有骨片都买回。 中药文化 2020年04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1295 浏览
地龙的传说故事 传说,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不久,患了“缠腰蛇丹”,哮喘也犯了。翰林院医官们全无回春之术,赵怒将其全部监禁。后来河南府官推举一位外号叫“活洞宾”大夫的来治病。 中药文化 2020年04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1283 浏览
专家学者纵论晋商古今 明中后期至清初,晋商抓住“封贡互市”的机遇,在对蒙贸易中一枝独秀,打开对俄贸易市场,成为恰克图国际贸易市场的垄断者、欧亚黄金商道“万里茶路”的开拓者和主要维护者。 晋商 2020年04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1480 浏览
神奇的艾叶 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对艾草就有了认知,《诗经》载有:“彼采艾兮,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。”但当时是将其作为祭祀之物来用的,后来才发现了其药用价值,《孟子》中有“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”的记述,大意是多年的陈艾可以治愈那些时间长的顽病。 中药文化 2020年04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1189 浏览
【中华茶史】北京历史上的茶庄 在漫长的历史上,北京市的茶庄很多,按1926年的统计,北京“城内、外之茶叶店大小不下三百余家”。当时茶叶的消费总额为370万斤乃至400余万斤。京人习茶叶是按两计算的,当时北京不足200万人,人均消耗量相当可观。 饮茶文化 2020年04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1063 浏览
世界最早的药典—《唐本草》 大众普遍认为,1546年由牛伦堡政府刊行的《牛伦药典》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。其实,成书于公元659年(唐高宗显庆四年)的《唐本草》才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,比《牛伦药典》早了887年。 中药文化 2020年04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1762 浏览
【茶艺茶道】在茶里,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茶情正如它的色泽、香气和味道,绝不激烈,而是以缓缓浸润的方式浸延,给人无边的抚慰与感动。与其他饮品相比‘茶最讲究,亦最家常,兼具知性与人性。你可以通过修习茶艺染一身清雅,也可以在粗茶淡饭中归于平实。 饮茶文化 2020年04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1057 浏览
中医药的鼻祖神农氏 “神农尝百草,一日遇七十毒”,可谓尽人皆知。然而,历史上究竟有没有神农这个人?他是个什么样的人?他为什么要尝百草?一直以来令人扑朔迷离。 中药文化 2020年04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1314 浏览
【茶风茶俗】古朴中原人的茶俗趣谈 中原大地的饮茶习俗别具一格,独具风采。中原人们把茶分为细茶和粗茶。细茶,即从茶树上采摘的鲜叶,经过加工制成的茶叶。细茶之中,尤以绿茶和红茶最受欢迎。粗茶,则是采集各种树木的叶子、如竹叶、柳叶、枣叶、梨叶等,经过加工后当茶喝,人们称它为粗茶。 饮茶文化 2020年04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993 浏览
蒲松龄与菊桑茶 相传,清代杰出的文学家蒲松龄,自号柳泉居士,享年76岁。他当年为收集《聊斋志异》的写作素材,在家乡柳泉边设立了茅亭茶座,其空气新鲜,环境优美。他每日为过往行人供茶解渴,不收茶费,使人心情轻松,和谐愉快。但饮茶者必须给他讲一个故事,或传说或笑话。为了让行人饮上好茶水,他查阅了大量医药书籍,自行研制了一种茶,名叫“菊桑茶”。 中药文化 2020年04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1270 浏览